2021年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中冶集团牵头和参与完成的4项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由中冶集团直接提名,中冶建研院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冶长天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冶京诚和中冶焦耐分别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冶集团及相关获奖代表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
由中冶集团直接提名,中冶建研院作为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完成单位牵头完成的“预应力结构服役效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冶建研院主要完成人是曾滨、许庆、尚仁杰、荣华。该项目创建了包含预应力结构全过程性能设计、全寿期性态评价和静动力效能提升的预应力结构服役性能控制技术体系,主要发明及其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系列机场航站楼、高铁站房、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工业厂房、核电安全壳等国内外千余项重要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了我国城市安全和社会发展。
中冶长天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完成的项目“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冶长天主要参与人员是叶恒棣、魏进超)。该项目中活性炭法烟气多污染物协同高效净化关键技术是由中冶长天自主创新完成的,至今已累计为国内外20余台烧结设备配套建设活性炭法烟气净化装置,大大提升了钢铁工业污染物协同治理水平。
中冶焦耐参与完成的项目“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冶焦耐主要参与人员是李超、尹华);中冶京诚参与完成的项目“连铸凝固末端重压下技术开发与应用”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冶京诚主要参与人员是代宗岭)。
作为国家科技奖直接提名单位,中冶集团近来持续获得多项国家科技奖殊荣,大大提升了集团在国家科技奖励层面的影响力。中冶集团科技工作始终紧密围绕集团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统筹布局,加大核心技术研发与攻关,持续储备优势的重大科技成果并加大推广应用,全方位加大科技奖提名工作指导与推进力度,确保了集团科技奖励水平连续多年名列冶金及建筑类央企前茅,全面提升了集团在国家及行业科技奖励体系中的影响力,为集团经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奖励等级 | |
1 | 预应力结构服役效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 | 曾 滨(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 ||
2 | 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 | 李俊华 郝吉明 叶恒棣 彭 悦 朱 彤 陈贵福 赵 谦 岑超平 姚 群 宋 蔷 张志刚 马永亮 魏进超 李海波 陈建军 | 清华大学,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安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 |
3 | 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 | 朱廷钰 于 勇 李 超 刘霄龙 许汉渝 李建新 田 欣 卢建光 王 岩 尹 华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 |
4 | 连铸凝固末端重压下技术开发与应用 | 朱苗勇 王新东 祭 程 袁宏伟 吴国荣 王兰玉 曾令宇 李扬洲 张洪波 代宗岭 | 东北大学,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