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冶要闻
中冶集团2009年度十大新闻
来源:中冶集团 作者: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10日

  一、中国中冶成功实现上海、香港两地上市
  2009年10月19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暨答谢晚宴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中冶9月21日在上海A股上市、9月24日在香港H股上市。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今年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第一家公司,其成功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标志着中冶集团法人治理结构、资本结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将为中冶集团今后的大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前景。
  2009年10月19日,中冶集团管理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市后第一次全体会议),站在历史新起点,展望发展新前景,围绕“上市以后的形势与任务”主题展开研讨,谋求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冶集团新的经济增长机会。

  二、创新成果卓著、专利数量猛增
  2009年中冶集团继续加大创新提升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绩。中冶集团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命名为国家第二批创新型企业,标志着中冶集团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集团已有28家单位通过创新型企业验收,同时,对9家企业进行了两年一度的复查。
  中冶宝冶建设的“现代钢结构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中冶焦耐的“干熄焦引进技术吸收一条龙开发和应用” 两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有112项科技成果获得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通过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的成果达到220项,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中冶集团全年新申请专利数量位列中央企业第6名。中冶集团有效专利突破2000件,达到2306件,新申请专利达到1942件,新获授权专利达到1006件。200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冶股份公司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总结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就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进行了研讨,对中冶集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鲁班奖项齐头并进,世博建设增光添彩
  2009年,中冶集团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保持稳定的规模与速度,并获得多项国际级荣誉。2009年,中冶宝冶建设、中冶实久、中冶建工、中冶京唐、中冶成工、中冶天工六家公司承建或参建的“太原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楼工程”等7项工程共获得7项鲁班奖;中冶集团和集团内5家公司获评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产生9名全国建筑业优秀企业家,13项国家级工法;14家子公司参与并获4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16项工程获2008年度优秀设计金银铜奖;200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评比,中冶获1项金质奖、5项银质奖;全国“青安杯”评比活动获多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
  在上海世博工程建设中,中冶集团凭借实力和品牌承担了较大比例的项目,并且获得多项荣誉。其中,中冶宝冶建设不仅承担了占上海世博三分之一参展国家和组织的世博场馆建设,如美国馆、波兰馆、荷兰馆、卢森堡馆等,还凭借其企业综合实力和综合能力,以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承担了如虹桥国际机场及浦东国际机场跑道、京沪高铁虹桥站、苏州河下游段底泥疏浚工程、世博停车场等与多项重大的世博配套工程,为世博这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提供了最综合的建设服务。

  四、世界500强跃升百位,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
  美国《财富》杂志2009年7月8日发布了2008年度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237.673亿美元年营业收入(2008年度)位居第380位,比2007年度排名提升100位。工程总承包、纸业、资源开发、技术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五大主业支撑中冶集团不断做强做大。
  2009年10月28日,中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中冶集团向实现“创新提升、做强做大、持续发展、长富久安”战略目标迈出又一重要步伐。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口碑,国际品牌影响放光辉
  中央领导多次到中冶集团重大项目现场视察和慰问,中冶集团承担社会责任的力度和社会影响受到中央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良好评价,中冶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09年1月25日(农历大年三十),温家宝总理到中冶承建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重建项目工地慰问一线员工,说:“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为国家灾后重建做出积极贡献!” 9月25日,温家宝到德阳东汽新基地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慰问中国五冶和中国十九冶员工,并称赞中冶集团工程建设快,质量好。
  9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中冶美利时称赞中冶美利创造的大漠里的绿洲“给了我一个惊喜”,林纸一体化产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是创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11月4日,李克强副总理和巴新副总理兼矿业部长Puka Temu爵士出席瑞木项目里程碑庆典仪式,李克强高度评价了中冶瑞木项目的突破性进展和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成绩,称瑞木项目是中巴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由瑞木镍钴管理公司倡导并成功实施的“同一个瑞木,同一个社区”入选“央企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案例”。

  六、科学发展结硕果、创新提升谱新篇
  2009年3月至9月,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党委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员工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完成了“坚决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努力做到自选动作有特色,力争做到整体活动走在中央企业前列”的工作目标,综合满意度测评为100%,凸显出“五大特色”和“三大成效”,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收获了企业科学发展的有益启示,并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高度评价。中冶集团的学习实践活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
  2009年,中冶集团党建工作积极作为,获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表彰,集团获组织奖和2009年度会刊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等荣誉。同时在2009年10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冶集团政研会施工学组第九次年会和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冶集团政研会科研勘察设计学组第七次年会上,提出要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把握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和集团上市后的任务,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改进创新方式、加强研究探索,提升研究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组织体系,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证。政研会高瞻远瞩,为集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升并指导集团科学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新兴市场”全面进军
  2009年中冶集团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与省市政府展开合作,积极向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环保等城市综合建设领域拓展,取得明显成效。在继续加强与南京市、天津市等合作的基础上,自2009年2月始,先后与石家庄市、武汉市、浙江慈溪市等城市签署合作协议,进行城市基础建设的合作。2009年12月16日,珠海横琴新区挂牌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启动仪式举行,横琴新区大开发全面开始。中冶股份公司投资预计126亿元人民币建设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由市政道路及管网项目和海堤及环境工程项目组成。这是中冶集团实现资本向产业链上游转移,由生产经营向投资开发转变,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里程碑。

  八、中冶集团全面推进全球化经营进程
  2009年7月9日,备受世人瞩目的阿富汗艾娜克世界级特大型铜矿项目隆重举行开工典礼。卡尔扎伊总统会见沈鹤庭副董事长,表示将为推进艾娜克项目提供支持和安全保障。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迈向了全面收尾和竣工阶段;中冶西澳SINO铁矿项目Causeway桥梁具备通车条件。
  2009年,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为全面投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加坡、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巴西、非洲各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在全球经济低迷情势下,中冶集团以资源开发为核心抓手带动其它关联产业,“走出去”战略继续快速推进,为打造国际化企业集团做出了积极贡献。

  九、银企合作创新路、互利共赢开先河
  2009年1月6日,中国中冶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签署350亿元保障性住房信贷合作协议,使中冶集团保障性住房信贷总额进一步增加。5月5日,中国人寿与中国中冶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此举开创了央企与保险机构合作模式。8月3日,中冶与光大银行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10月28日,中国中冶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农业银行向中国中冶提供数百亿元意向性信用授信额度,双方还于11月11日召开了银企合作会议。中冶集团与各大银行、保险机构面对金融危机积极作为,打造银企联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十、文化建设谱新篇、品牌塑造亮新彩
  2009年中冶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11月30日,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首届职工运动会在渝开幕。在集团的引导下,中冶实久举行“西部铁军”品牌建设研讨会,率先推进了企业品牌规范建设活动,为各子公司创造性地开展品牌建设树立了榜样。中国二十冶注重把施工业绩提炼成为品牌优势,矗立了“宝钢第一桩”企业纪念钢碑,推进了“轧机之秀”品牌塑造活动。中冶瑞木和中冶铜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了融合与发展的跨文化。各子公司文化建设彰显特色,推进了中冶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企业文化软课题研究成果(二)》集成并发布。2009年10月16日,中冶集团总部举行仪式,宣布入驻朝阳区三元桥中冶大厦(北京CBD城市中央商务区),39层高的大厦位置极佳,气势恢宏,极具广告效应与品牌价值,充分展示了中冶集团国际化形象和风采。
  中冶集团还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功勋企业”称号。
 

股票信息
  • 中国中冶 A股 [601618]
  • MCC H股 [01618]

中冶微信号

轻推

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登记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平台入口 | 网站调查 | 版权信息 | 隐私与安全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解答 | 投诉咨询 | 纪检监察
电话:010-59869999 传真:010-598699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
中冶集团版权所有 © 2021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39号 京ICP备14039545号-1 京ICP备20200470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