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鞍山日报》在头版报道刊登《中国三冶与美丽鞍山携手并进》深度文章,文中对中国三冶集团在“十二五”期间的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度报道。
文章指出:作为冶建专业施工企业的中国三冶集团,迈向市场经济后,将目光从冶建领域拓展到鞍山城市建设中来,2006年,承建健身大院回迁工程开启了中国三冶人城市危房改造及回迁房事业。近年来,先后承建了劳动路回迁房、宁远镇民馨园小区、玉龙湾、汤岗子新城3号安置地、调军台回迁房改造等19项工程。“十二五”期间,建设回迁房面积近千万平方米。中国三冶抓住鞍山市城市道路建设契机,先后承建了中华路、建国东路改扩建工程、南三环、鞍南大道、海城经济开发区等多项市政道路工程。从千山东路到机场专线,从兴业大道到越岭路万水河桥,从建国东路再到鞍山路主线……五年间,中国三冶参与建设31条鞍山道路建设近180公里,合格率达100%,为推动鞍山城市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十二运分赛场,鞍山承办乒乓球、手球、水球和男子足球(U20组)四个项目赛事,建设符合国家级标准赛事场地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问题,中国三冶奉命又投身于紧张的体育场馆建设中。鞍山市奥体中心是由“一场五馆”组成,即综合体育馆、速滑馆、游泳馆、全民健身活动馆、乒羽馆和中心主体育场。其中,属中心主体育场施工难度最大,其外观是由钢结构与玻璃结合而成,外观亮丽,线条精巧,其钢结构制作工艺不言而喻,仅焊接缝就达1500米。2013年5月,体育场馆正式交付使用,力保十二运比赛如期进行。据悉,在全运会比赛期间,场馆运行良好,保障有力,经受住了大赛的检验,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省市各级领导、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和各地观众的广泛好评。仅此一项工程,中国三冶就应用十项建筑业新技术,形成六项专利技术、一项工法,并获评辽宁省优质主体结构工程奖、中冶集团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行业荣誉。
漫步鞍山,放眼望去,新玛特购物广场、立山时代广场、鞍山市人民检察院、腾鳌机场扩建、达道湾工业区汽摩配产业园、地王新城、中骏天峰御泉、中冶玉峦湾高端房产皆出自中国三冶人之手。在即将过去的五年里,中国三冶通过建设家乡造福百姓,为鞍山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